作为干部,对其责任范围的基本政策、基本情况、基本业务知识,应该“心中有数”,不然,如何负责?但最近河北省栾城县委对几位乡镇党委书记的一次考试,却使人吃惊不小。考试只出两道题:什么是农村“三提五统”?什么是“六公开”?这是当地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,属乡镇干部熟练掌握的内容,按说,几位在乡镇工作了多年的同志,得满分是不难的。但遗憾的是无一个得满分,大多只得了五六十分(见5月21日《人民日报》第二版)。对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“基本”都知之甚少,其工作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。难怪栾城县委对他们亮起了“黄牌”和“红牌”。
以前就听人说,现在“虽然经理满天飞,真正的企业家却不多”。有些经理先生,当企业出现困境时,怨职工、怨领导、怨银行、怨市场,就是不问问自己:尽了多少心,作出了多少科学决策,具备了多少经营企业的基本素质?最近,因为要了解干部队伍素质方面的情况,笔者到有关部门去采访,几位负责同志谈到:现在有一部分干部,走一走、看一看、说一说还可以,甚至还颇有派头,不乏精彩。但要真正去主持一个地方的工作,经营一个企业,指挥一项工程,解决一个难题,就不行了。为什么呢?素质跟不上。群众经常指责有的干部只有“唱功”、没有“做功”,或者“唱功”好、“做功”差。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,并非故意要做差的,而是做不好、做不了、拿不下,实在没办法。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,养就了一批坐办公室的干部,看看报,品品茶,参加会议,陪同视察,上传下达等等,倒是轻车熟路,颇为“内行”。市场经济的大潮一来,这些人便经不起“风浪”了。干部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现了“断层”。管经济的不懂经济,管农业的不懂农业,管教育的不懂教育,管工业的不懂工业,成为一种现象。
竞争的环境,繁重的任务,重重的困难,不允许我们继续做没有建树的“平庸官”了。作为人民公仆,要真正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,使工作收到实效,没有真功夫、硬功夫,不熟悉业务,胆识不够,是不行的。哼哼哈哈、唯唯诺诺、做“糊涂官”、“懒散官”、“太平官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。丢掉幻想,扑下身子,加强学习,钻研业务,增长才干,提高素质,是时代的迫切要求,也是唯一出路。